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交流  教学参考

学生学习了才有教育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1-12-23访问次数:8431

    在教学中,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有很多误区。例如“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们往往以为,自己讲了,学生就懂了,就受到教育了,如果不讲,学生就不懂,就没有受到教育。其实这是对教育深深的误解。事实上,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学生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教育与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学生都应该研究学习,了解学习规律,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构建”“相互作用”“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来构建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包括教师的讲授)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教学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过程包含多个环节,根据布鲁姆的研究,这些环节主要有:知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的阶段,而不让其经过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的阶段,就不可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在中国古代,学与习往往是分开讲的。《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通过观察、模仿、复制、内化来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通过复习巩固来提升个体的能力,以便能够适应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是一个“学”与“习”统一的过程。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诸多论述,例如“学而时习之”,即学了之后要用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故而知新”,即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甚远;“下学而上达”,即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能透彻了解很深的道理;“予一以贯之”,即孔子认为他自己并不是多学习就能记住,而是有一个基本观念(忠恕之道)来贯穿始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等等,都是孔子对学习的精辟论述。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人有两个基本功能——消内、内化。人为什么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因为人有消化功能,吃下去的各种东西,经过消化,化为营养。消化谁也代替不了,得靠自己。人看了伟人的书不一定成伟人,看了恶人的书不一定成恶人,为什么?因为人有内化功能,各种知识进入大脑,经过内化,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智慧。内化靠谁,靠自己。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出在这里,以为自己可以代替学生内化,只要讲了,讲透了,学生就接受了,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思想。学生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用来装水的水桶。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是活生生的,每时每刻都处于思考之中。内化是学生素质形成过程中渐变与突变、渐悟与顿悟的统一,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是“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的教师面对大学生群体,根据学习的规律,探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学习中一些该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我们不能代替,我们要做应该而又能够做的事。我认为有三件事是我们能够做的。一是选择教育资料。学习具有极强的选择性。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通过编写教材,讲授、布置作业,帮助学生选择教育资料,从而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二是激活知识。知识是死的,通过讲授、研讨、活动,让知识以活生生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可能自觉地去学习。三是促进学生思考、实践。学习的本质在于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实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的表现。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且能够去做的。

    在学习中,同学们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同时,要进行元学习,即学会怎么学习,掌握学习的规律、方法。这是关乎我们一生发展的事。关于学习,不少教育学家、教师有诸多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尔的学习规律理论。他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等。我们要在学习中探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素质,增强学习效果。

    在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中,学校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从“课堂、教师、教材”老三中心,转变到“学生、学习、学习效果”新三中心;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探索学习、改进学习,创造交流、提高的平台和机会;建立“卓越教学中心”等支持教师的学习、提高。

 

    来源于:华中大在线视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