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交流  教学参考

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2-06-05访问次数:7456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广大学子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这也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创建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应该具体落实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与行上。

一、创新与实践

创新三要素———知识、思想、实践,其中知识是基础,思想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是根本,这是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应用、发展和验证。离开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也就不会有知识。大千世界,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百科全书,惟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读懂它。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而我们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以至无穷。

实践是根本,这是因为思想源于思维,而思维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子》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通过思,就可以将“学”变为“道”。也就是常说的:书越读越厚,进而越读越薄。只有思,才能由“厚”变“薄”。思能超越,思能升华,思能创造。

实践是根本,这是因为能力(方法)在实践中形成,又由实践表现与衡量。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为智方面的素质,就形成了能力。另外,通过实践可以直接产生经验与体悟,表现为能力,这就是非认知性实践。没有实践,怎么能知道你会干?怎么能知道你能干?所以,能力必将由实践表现与衡量。

实践是根本,这是因为品德在实践中养成,也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品德的养成如同能力的形成一样,也有认知过程和非认知过程。一方面通过学习、思考和反复实践,将“为人之道”内化为德方面的素质,表现为品德;另一方面,通过环境的感染、熏陶与同化,直接养成品德。这种感染、熏陶与同化,就是身临其境的反复实践过程。显然,创新人才四种基本素质———知识、思想、能力和品德(境界),都离不开实践。

二、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并不等同于实践教学,前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后者是一些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调的是“学中思”、“思中学”;强调的是“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育强调的是“主动思考”,强调的是自求、自得、自我修养。学习过程是反复实践的过程,学得肤浅,习得深刻。“习”就有实践之意。《说文解字》释:“习,数飞也”,《咏诗》有:“羽笼中鸟,举融能四隅”。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思”与“悟”,而不是“听(看)”与“记”。因此,“思”与“悟”是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育理念的核心。

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教育强调的是主动实践。所谓主动实践,是指实践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等要素由实践者自己确定。主动实践追求的是,通过实践让实践者体会到:“啊,原来如此!”;而被动实践让实践者所能体会到的是:“噢,果真如此!”。在实践过程中,让实践者只动手不(或很少)动脑,主要训练的是实践技能;既动手又动脑,就能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能让实践者既动手又动脑,且实践要素由实践者自己确定,就会达到实践教育的目的。

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大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学中做”;第二种是独立于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做中学”;第三种是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的是“做中思”。这三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就是实践教育思想的体现。

三、我们的探索

大连理工大学在本科教学中坚持实践教育理念,构建了6个实践教育平台,形成了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为特征的实践教育体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牵引,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学校以此为契机,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重点建设了26个实验中心。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单位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形成了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和专业层面的三级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

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带动下,校教学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和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仅以国家级和省级实验中心建设为例,国家和省质量工程投入仅390万元而学校投入累计已达1.6547亿元,投入牵动超过了14。学校实验室建设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改革与建设共进”的原则,不仅注重硬件建设,更强调内涵建设。各实验中心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全校共开设401门实验课,单独设课306门,实验项目数6000余项。按照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重新修订了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比例达50%以上。学校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从事实验教学改革,例如:设立实验教改专项,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开发前沿性实验教学项目、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理论教学主讲同时指导实验的制度,实验中心设立教授岗位;教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工作纳入到提职、考评体系,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目前,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改项目各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二等奖5项,省级15项;国家级教学团队(实验)2个;出版实验教材77部;正式发表实验教学方面论文331篇。

2.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

本着“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认识,学校建设了“校级示范基地———院系级分基地———研究所(室)研究小组”的三层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校级创新实践基地11个,院系级分基地14个,各类研究小组100多个。创新实践基地重视理、工、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实践项目与科研密切结合,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理论创新与工程应用密切结合。以文献研读为基础,以提出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提高能力为目标。注重创新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做中学”、“学中做”以及“做中思”、“思中做”的经历。

创新实践基地的所有实验室完全开放,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实验室、自愿组成项目小组、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己准备实验条件、自主完成创新实验。依托创新实践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20个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每年有近1000名学生进入创新实践基地从事实践活动,学校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基地运行,连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每年有约70%的大学生参加创新性实践能力训练。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构建了“个性化、双渠道、三结合、四层次、多模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新体系。“个性化”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双渠道”是指课内、课外双渠道,打破了课内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将学生课外渠道的创新实验也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三结合”是指学研产结合、课内外结合和校内外结合。“四层次”是指创新实验教学分为基本认识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四个层次。“多模式”是指课内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实验模式和课外多样化自主创新学习模式。该教学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系统为对象、以能力为目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按照兴趣组成一个项目组,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承担相应的实验模块。

参加本创新实践的学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300余项,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700余项。

3.以大规模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自主式项目探索研究平台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成为首批实施该计划的高校之一。为推进该计划的实施,学校建立了“41制度,即要求每“1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每“1年至少提出“1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项目供学生选择,至少指导“1名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学校每年投入15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该计划,并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用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所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级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为开展创新实验提供条件保障。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如开设免试推荐研究生“绿色通道”,设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及创新奖”等。目前,全校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比例已超过50%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训练,增强了学生查阅科技文献、撰写科技论文、自主从事项目研究的能力,部分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发表的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省级奖90余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多次。

4.以优势学科及科研资源为依托,构建前沿性科研实践平台

为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手段及前沿问题,亲身感受高水平教授的科学研究成果,学校依托学科实验室优质资源,为一年级大学生开设了学科体验课并设为必修课。目前,已开出40余门学科体验课,由教授、博导、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甚至院士亲自指导。例如,建设工程学部利用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开设了“土木水利学科体验课程。本课程精选了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前沿的16个专题,每个专题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由课题讲解、学生实践和讨论三部分组成。学生从这些专题中根据个人兴趣任选8个教学单元,修完后计1学分。

5.以校企合作共建为突破口,构建全天候实习实训平台本着“互尽所长、互补所需、共同分担、共同受益”的原则,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全天候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软件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指导教师,企业带着先进的实训理念、经验丰富的IT工程师和实训案例进驻基地。目前已与企业共建了6个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配有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采用模拟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训练、IT技能培训、业务流程实践等贯穿其中,使学生足不出校园就能真切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感受公司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的要求,同时也能掌握业务理解、需求分析、编码设计、测试规范等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整个实训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扮演不同模拟公司的各种角色,参与项目开发和公司管理工作,从而锻炼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能力经过这样的实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

6.以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构建探究型课堂教学平台

学校一直积极推进与“精英教育”相适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学校专门设立研究型教学模式教改项目和研究型教学试点课程。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2008年开始试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大班授课”是百余名学生规模的课堂教学,有计划地进行理论讲授、难题解答和实例演示。与此紧密衔接的“小班研讨”的学生规模为20人左右,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大班授课”中所涉及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困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思想问题等,开展课堂讨论。截至2010年底,学校已有239门课程探索和尝试了多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包括“专题讨论式”、“案例式”、“自主学习式”、“角色扮演式”、“辩论式”、“专题设计式”、“情景式教学”、“Workshop模式”等等,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志义,姜文凤,朱泓  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