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内高教界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毋庸置疑,这些反思与思考对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裨益的。长期以来, 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之理念在国外一些大学已经受到关注并得以推行,但在国内显然还没有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甚至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误读。本文就此问题略述己见。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乎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界似乎已有共识,大学办学不能仅为一些类似论文、科研项目与成果、重点实验室之类的指标所驱动。大学的办学理念核心还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那样的问题。一所大学,如果不解决办学核心理念的问题,即便在一些显性指标上能追求“卓越”,那也只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其发展也不可能持续和长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旨在培养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之所以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乃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仅教学的体系和课程内容是由教师制定的,即使是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 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马克思倡导人的自由发展,他在《共产党宣言》里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他还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毛泽东又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在一个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步地完成的。”(1960 年的《十年总结》)伟人所言,虽非专指教育,但给教育的启示是巨大的。如何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如何使学生成为既有益于社会又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答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从教育意义上的真正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尊重。既然以学生为中心,就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真正地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是从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之根基上认识教育。从这个基点看,教育是真正从学生“成人”的目的而非手段上认识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大爱、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体现。这样的教育要求教师常常“无我”地、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正的爱。反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恰恰是教育者过度“有我”的表现,即使教师主观上有一份对学生的爱,如果只是以自己为中心,多少也是一种扭曲的爱。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根本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他还“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潜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之精神。方如此,才能有多样化的人才,才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成才。显然,这是对过去模式化教育的一种否定。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则是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教育,因此它自然是教育的核心理念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乎大学精神与文化
人们都认为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重要性,很多人甚至认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严重问题乃是大学精神的缺失,更有人直指大学“精神虚脱”。其实,精神缺失或“精神虚脱”恰恰是因为大学未能从根基上、从本质上认识高等教育。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如前所述,正是从根基上、本源上去认识高等教育。对大学精神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大学精神。从教育的目标和对象上看是“人本”,从教育行为与活动上看是“求是”,从教育活动的特质与表象上看可能是“自由”与“独立”等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都是大学精神的良好体现,即是说它从多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精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旨在挖掘学生的潜能,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绝对有益于“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更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自由独立之精神。文化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也至关重要,它往往和学校的传统有关。笔者所在的学校很多人以及一些校友都谈到,我们以前培养的人干活不错, 但创新和领导精神不够,我们培养出来的学术领袖、政界领导、企业家都不太多。可以设想,如果今后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我们的毕业生肯定能够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 肯定能够更有个性,更能彰显本色。我们的学校文化中肯定也多一些自由、独立、个性、活跃、引领的色彩。这样的文化难道不是未来我们所需要的?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
每一所大学都重视其发展战略。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通常都重视学科建设,重视研究平台的建立,重视重大研究方向的确立,重视人才引进等等,这些理当如此。但如果仅限于此,而不重视教育模式的转变,那就是战略的重大失误。
从长远看,影响一所学校声誉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其实不是论文、平台、获奖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她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或者说是她培养的社会杰出人才的总体状况。人们之所以认为哈佛、耶鲁、北大、清华是杰出的,不是因为记住了他们发表了多少优秀论文、获得多少科研成果、具有多少大的平台,而是因为知道在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杰出毕业生。既如此,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就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
如果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自由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未来学生就能够成为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就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高校毕业生也能够在社会上有更好的表现,这难道不是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 这难道不是学校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如果仅仅从一些时下关心的指标出发,仅仅从短期效果(新的教育模式的效果只有从长时段方能显现)审视,那样制定出的战略绝对愧对学校的未来。
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需要消解的误读
笔者注意到,一部分人可能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存在误读,需要逐步加以消解。下面对容易引起误读之处略作说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不以教师为本。一些人以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固然是以学生为本,却忽略了以教师为本。的确,学校中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身上,学校肯定应该一样地关注、关心教师的方方面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丝毫不否认更不排斥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教育活动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对于教育者而言,最大的以学生为本恰恰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是对学生的放任。除了传授知识外, 教师的启迪和引领作用较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更为明显,因为教师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更有针对性。正是因为有针对性,启迪和引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做到对学生有针对性,惟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只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只是教育中的部分活动。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课外活动中、以及学生的自教育和自学习中,教师都应该尽可能推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此外,这种模式要求教育者真正从骨子里“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育者从过度“有我”向“无我”的转变。由此而导致的变化必将波及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育管理、教育文化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忽略对学生基础和共性知识以及基本道德的培养。基本道德、共性知识等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将之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的责任。只不过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更有针对性地施予学生,如此方能有更好的效果。这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不要求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这种教育模式当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教育者也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融入社会。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弱化教师的作用而否定他们在执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求教师更具爱心,教师的教学或教育活动应该更具艺术性,同时教师的工作量也更大了, 因为他们必须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如果无差别地面对学生群体,自然轻松许多,但那就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了。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的大会上,其教师代表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