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蓉首先谈了她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有效” 应体现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上。这种进步和发展不应仅仅体现在短期的考试成绩提高方面,还应体现在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方面。针对大学数学类课程容量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杨晓蓉认为,有效教学要从大一学生开始学习课程时就重视起来。她从教学观、课程观和师生观这些方面,结合个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心得。从教师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传播正能量,展现富足的精神面貌上;从学生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强调“优秀的学生是被激发出来的”,要掌握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注重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的契合中,杨晓蓉认为,数学类课程虽然以老师讲授为主,但仍可以结合课程的特点来互动。总而言之,有效课堂教学应是和谐发展下的愉快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契合的展示。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幽默感,但是每个老师都可用自己的激情、责任心和爱心,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交流过程中,杨晓蓉列举“微积分”、“概率统计”及其他数学类专业课的教学案例,参加午餐会的老师踊跃表达了个人的心得。会后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系主任蔡光辉教授对午餐会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许多老师表示,此次午餐会的谈论对自身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