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浙江工商大学“精品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6-06-08访问次数:1951

    6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精品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工作会议在下沙校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行。精品通识课程负责人、教师及相关职能部门分管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厉小军主持。
    厉小军指出: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学校于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改革,其中建设一批精品通识课程是改革的一个重点。厉小军希望各位老师能共同努力,谏言献策,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团队建设、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持续创新改革,积极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品通识课程的建设激发全校教师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情,共同促进通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厉小军肯定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多年来对我校通识教育做出的贡献,并解读了学校建立精品通识课程项目的原因、重点及激励政策等。
    精品通识课程负责人财会学院吴晖教授、法学院杨磊副教授、人文学院潘水根副教授等来自不同学院的19名教师对学校通识教育的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如品牌化管理、场地管理、技术服务、建立通识课程实验班等。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全面推进我校精品通识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浙江工商大学自2007年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以来,已历经10年,这10年来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设通识课程百余门,近百余名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及教学中。为进一步加快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学校于2014年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启动新一轮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成立通识教育中心,调整通识课程体系,引进校外优质课程进校园,将通识课程划分为“文学∙历史∙哲学”等6个模块,将通识学分调整为12学分,供一、二、三年级同学学习。学校今后将用3-5年时间,在统一的通识教育理念、课程准入标准及授课要求下,建成40门左右具有商大特色的校级精品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中心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摄影:高小根

                                                    201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