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食品学院承办的“食品学院期末成绩正态分布情况简析”教学午餐会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教学午餐会由食品学院教学副院长陈建设主持,谢湖均副教授主讲。学院教师、外院部分师生等近50人参加。
本次午餐会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食品学院在2015年11月印发的课程考试补充条例,对全院所有的考试科目的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把IFT的从知识记忆到创新六个层级的考核理念引入到学院的考试考核实践中。谢老师将食品学院2015-2016学期所有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数据源,根据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学生年级、专业等因素对期末成绩的分布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发现全院的课程考试情况总体符合要求,但问题还是不少。例如在课程性质方面,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能较好的符合正态分布;通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符合的相对较差。实验课和结合型课69分以下比例略低,理论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考核方式来看,开卷考试90分以上比例偏高,技能测试课69分以下比例偏低,闭卷考试课符合正态分布要求;从专业和年级来看,都能较好的符合正态分布。
此次活动引发了与会教师的诸多思考与热烈交流。许多老师提出各自的见解与建议,如赵艳教授提出不同的课程体系,应该采取不同的统计手段或者标准来评价;田师一副教授提出所有的成绩总体上还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只不过分数的区间分布会有所不同等等。短短1个半小时的交流,使大家对学院内本科生成绩的正态分布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大家今后出期末试卷、评价学生提供了新思路,为食品学院以及其他工科性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