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交流  督导简报

督导简报第75期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8-01-25访问次数:4284

 

 

督导简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编    75   2017427

 

“互听互评”共同提高

学校和学院都鼓励教师多听课,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听课的频率还不高。从2012年秋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以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开始了相互听课的教研活动。2015年,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统一部署,更加规范地开始了“互听互评”试点工作。由此,专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互相评分,就成了他们的规定动作。本学期第5周,是心理中心集中开展“互听互评”的时间,笔者有幸和心理中心的老师一起,分享了郭洪芹、胡文燕、叶立军三位老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二章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和他们进行了交流。借此谈几点感受:

一、“互听互评”同一章内容,值得肯定。笔者在同一天里先后走进三位老师的课堂,听到的都是“第二章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内容。心理中心副主任郭洪芹老师介绍说,这是他们特意安排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比较,使“互听互评”更加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的确,对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重点难点疑点,不同的老师会因为学科背景、价值取向、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容易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

二、教学内容和框架基本相同,侧重点各有不同。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讲了第二章的三个大问题,即:(一)什么是认知;(二)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如何发展理性认知。但他们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郭洪芹老师对认知的机理部分阐述比较充分透彻,层层递进、步步明晰;胡文燕老师对大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作了着重阐述,案例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叶立军老师对非理性认知的三个特征,即: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作了全面生动有趣的讲解,学生笑声不断。三位老师的课堂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三、“互听互评”,共同提高。“互听互评”,涉及教师之间的实质性教学评价,所以听课和被听课双方都倍感压力。令人欣慰的是,心理中心的老师们没有因为“互听互评”产生不和谐,他们已经把压力变成了动力,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于“互听互评”中发现的问题,他们也将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和平时沟通等方式加以解决。比如,第二章的侧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大学生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如何有效发展理性认知等。

四、“互听互评”,兼职教师也可以有。教师有专兼职之分,教学无专兼职之别。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活跃着一支年轻的兼职教师队伍,虽然他们加入的时间有先后,但担负的责任同样重要。为了使新生力量更快成长,在条件成熟时,亦可纳入“互听互评”的范围。在此之前,应鼓励兼职教师多听课,并有具体的考核办法。

心理中心对教学的重视是一贯的,他们好像没有要停下来歇一歇的意思,这真是教育的幸事,社会的幸事。这也许和心理中心主任王晓刚教授的追求有关:在大学的讲台上,我们就应该呈现大学层次的教学,它可以热闹,有趣,但不能只有热闹,有趣。确实,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趣,才应是大学教学的追求。(杜利平)

数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课外,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节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由于是基于学生主动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理论上来说,非常适合大学课程的学习。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在课前预习中,可以训练自学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在课后复习总结中,可以学会自我检查和纠错。然而,一切美好的构想,都要基于老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配合才能实现。当理论变为实践,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

考虑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统计与数学学院有不少老师想尝试,也确实有几位老师在数学专业课中真正进行了实践。在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要求学生提前一周预习,做不到。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会在授课的前一天晚上才上网进行课前预习,由于时间非常有限,基本走马观花,效果不佳。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和不预习是一样的。

部分老师将学生分组后,要求每周一组同学来讲课,教学效果不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个班级里,只有个别同学有能力将一次课的数学内容掌握,并且还能在课堂上表达清楚。于是就会出现大部分课程学生讲解不清,同学们也不能较好的接收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做不到人人参与。课堂上要求某一组同学回答问题,经常会出现每次都由同一位学生来回答。再仔细询问会发现,不少小组里认真学习的就一到两位同学,其他都是在蒙混。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老师认为学生会认真对待翻转课程的要求,但学生只是想着应付,达不到老师想象中的学习主动性。原因有几个,第一,学生原来接收的就是被动教育,不少学生不会也不想去主动学习,没有动力;第二,数学课程本身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导致自学难度增加,学生普遍表示第一遍看不懂就不想看了;第三,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老师在设置翻转教学时,用一样的要求,得到的效果当然不同,有的尚可,有的不理想。

因此,数学老师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时,需要根据数学类课程的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改革,将翻转教学的优点发挥出来。(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