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简报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编 第87期 2018年9月28日
实验教学创新思维——程序设计实战化
笔者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听课过程中感觉到大部分课程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同学们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开拓学生思路,但成效不太大。信息学院陈志贤、谢满德、王慧燕、刘春晓等老师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中进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他们从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突破口,针对传统C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语法讲解轻编程思想的现象,将ACM-ICPC综合实训/竞赛平台(简称ACM竞赛平台)引入C语言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编程实践的战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编程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搭建实战平台,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并且只用少量数据对程序进行验证,即使程序调试通过,也不免存在不少bug,这种方式不仅无法全面检查程序,而且也起不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而借助ACM竞赛平台后情况则完全改观。ACM竞赛平台上有数以千计的竞赛题目,教师只需要在此平台上发布每次实验课的实训题目,这些题目来源于生活,趣味性极强(如“天仙配”、“数数小绵羊”、“还数小绵羊”、“跳蚤”、“滑雪”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其后学生将解题源程序提交到ACM竞赛平台,平台可以利用大量的后台测试数据自动评判学生的程序,并将结果实时反馈给学生,如结果错误可以继续修改并提交直到成功,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编程中遇到问题了,或苦思冥想、单步调试找出bug,或求助老师、学长解决了,这就真正掌握了某个重要的知识点、或积累了一个重要的编程经验,程序员就是这样炼成的。
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代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每做出一道题,平台均有记录和排名,同时学生也能查看其他同学做了多少题、做了哪些题,无形中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态势,激起继续努力的劲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靠理论课和实验课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大量的编程练习,在编程、调试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掌握C语言的语法,并培养程序设计思想。而ACM竞赛平台正好提供了这样在线综合实训平台。为了能够在下次实验或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他们会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在竞赛平台上大量地做题/刷题,虽然有些知识的学习很枯燥,但是由于在攻克题目中行之有效,能学以致用,他们常常会乐此不疲,直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这在无形中正好弥补了我们教学中的不足,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ACM竞赛平台包含了大量不同难度的题目,为编程提供了现成的资源,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找到相应难度的题目去训练,提升自己的编程水平。
三、过程性评价,实时记录,科学公正
实验课程重视过程考核,体现实践能力,形成合理、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考核的平时成绩过多依靠考勤、实验报告等衡量,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平台提供了实时换算平时成绩的功能(平时成绩=上课练习*1/3+课后作业*1/3+自主做题*1/3),能够将学生的课堂做题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余自主练习情况等换算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并实时给出班级内部每周排名,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加强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动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真实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平台提供的代码检测和积分机制为公平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实验的期末考试采取类似竞赛的考核方式。整个考试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判题并实时更新排名,每个学生都在紧张有序的做题中度过。考试中的源码可通过相似度检测,有效避免“抄袭作弊”等现象,使整个考试过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目前,该课程的实验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四、引导C语言教学理念的改变
C语言被国内大部分高校列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入门第一课。但国内高校C语言的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成了打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成长的绊脚石。这是因为早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大都以讲解语法为中心,钻语法的牛角尖。教学生写程序,好比教小学生写作文,只讲语法是教不会写作的。而ACM竞赛平台的引入,把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到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中来。C语言的学习,不再以语法为中心,而是以培养编程能力为中心。C语言的教学重点得到了拨乱反正,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当然,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编程水平,能够带领学生领略编程之美,激发学生编程热情;第二,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及时解决学生编程中遇到的问题,保护学生的编程积极性。此外,后续的数据结构、Java等课程的实质仍为编程,同样能够尝试引入ACM竞赛平台,推广这一实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IT人才。(凌伟鸣)
从管制手机模式到利用手机平台的转换
——旅游业城市管理学院微信平台课堂教学实践侧记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往往不注意听老师讲课,而是低头在玩手机,被称之为“低头族”,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作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上课玩手机已经成为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是禁止学生玩手机还是利用手机提升教学质量,也就是“堵”与“疏”的关系。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陆诤岚针对旅游学院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组织本学院教师叶俊、陈怡等,推出课堂教学互动的微信平台项目。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微信平台的课堂互动教学是成功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
运用微信平台实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对于课堂互动教学不仅有着创新的积极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效地防止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亮点多多。具体做法如下:
一、前期调研。作为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组成员有的放矢,选择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本学院大一至大四本科教学班级课堂互动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且进行随机抽取调查,涉及学院四个专业,文理兼具,通过250份有效问卷,对大学生课堂互动参与行为进行分析,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中心点展开微信平台教学实践活动,精心设计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和课后讨论三个环节,运用微信群开展教学互动。
二、循序渐进全面铺开。从2016年起学院就开展了微信平台的教学互动方法探索与拓展,今年则是重点推进。目前微信平台在教学互动中的运用已经覆盖《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酒店市场营销(英)》、《饭店管理概论》、《饭店设备管理》、《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建设史》等13门课程中铺开,内容覆盖三个专业30多个班级。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而且还在今年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黄达人校长的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逐步提升。大家知道学生学习的成绩表现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过微信平台教学实践这一教学手段的改进后,由于学生学习乐趣的提升和自觉的投入,使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对酒店管理专业1501、1601《旅游学概论》课程成绩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微信平台教学的班级酒店1501和酒店1601,期末成绩80分以上的有明显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运用微信平台课堂互动教学带来的好效果。利用微信平台教学手机是一个投入比较的过程,相当的繁琐,费时费力。但使用起来却十分见效,对于教师而言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开展过程评价。
四、学生评价。微信平台教学互动的实践对象是学生,受益最多的同样是学生,因而受到学生们的好评。例如:旅游1501班学生评价说:“我很喜欢陆老师上课前用手机平台进行预习,提前知道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学不精也学不透。课后的讲新闻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仅紧跟大数据的发展变化,以一种95后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促进大家学习;还真真切切的培养了我们的作为旅游人职业素养,希望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得到应用。”
从专业课程的角度考察,利用微信平台课堂教学,在讲旅游业界新闻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提高大家关注旅游热点的积极性,在阅读中发现旅游业界的动态变化,在观察中培养旅游人的职业视角,在评论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博采众长,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互动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方法之一,几乎每个人每节课都在运用。尽管课堂教学的互动型有主题探讨式、问题归纳式、典型案例式、情景创设式、多辩思维式等。但是具体到采用何种方式互动则要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和授课过程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微信平台课堂互动教学的成果之所以重要,其创新点的关键就在于由传统的阻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做法,改变为利用手机平台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快乐的感受中进入自觉自愿的学习过程,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毫无疑问值得点赞表扬。(徐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