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交流  督导简报

督导简报第94期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9-05-28访问次数:3837

 

督导简报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编   94   20195 2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记旅游学院董雪旺副教授运用“Small Teaching理论”改革课堂教学

浙江工商大学“蓝天计划”是我校推进教育国际化而设立的出国项目,已经实行八年,每年有一批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为拓展视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提供了宝贵机会,使相当部分中青年教师受益匪浅。问题是交流回来之后对于课堂教学有什么具体的改革,似乎没有人特别关注。就此现象,本学期我对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董雪旺副教授进行了专项跟踪,通过专项调研,有一些收获,与各位分享。

董雪旺副教授是20179月至20189月在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访学一年。在美期间,董雪旺副教授除了进行合作科学研究外,还广泛观摩、学习美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特别对Small Teaching教学理念印象深刻,这一理论由伍斯特圣母学院卓越教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at Assumption College in Worcester)的James M. Lang教授提出,并且在北亚利桑那大学由Lang教授亲自为其进行了Small Teaching的教学方法培训和经验分享,收获良多。其核心点之一,被称之为“Small Teaching(小教学)”的理论,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并不一定非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大规模改革或重新设计,也未必需要投入巨大成本进行硬件升级和技术改造,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小技巧和小改进也可以获得教学质量的较大提升。

回国以后,本学期董雪旺副教授在《旅游社会学》的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小教学”的改革理念。《旅游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学术性极强的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又缺乏必要的社会学基础,需要补课。然而课时有限,不补学生听不懂,补课课时又不够,而且会陷入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初步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中面临的这些问题通过“小教学”课堂改革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近年来,各种教学新理论、新模式层出不穷,翻转课堂、视频在线课程、新形态教材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重新备课、撰写脚本、编写教材,学校也要为此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进行设施改造和视频录制。而老师们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面临着申报项目、发表论文、晋升职称、完成考核的压力,很难在教学上投入太多精力,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这是部分老师(包括我)对教学改革不够积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老师并不是不愿意进行教学改革,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科研压力使得他们力不从心,“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另外,学生也面临着适应新的教学形式的困难。长期以来,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讲授,学生已经习惯于这一形式。还有,过于大胆、激进的改革,对于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是一大挑战。Small Teaching理念的课堂教学认为,微小的改革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效果,教师用很小的时间投入,学校用很少的资金投入,可以获得较大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事实上Small Teaching并非仅仅是一些教学技巧的总结,而是一个从实践技巧到理论提升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框架。

面对董雪旺副教授已经获取课堂教学的成果,本人下一学期将继续跟踪,及时总结汇报。(徐日辉)

财会学院青年教师“传帮带”系列活动纪实

近年来,财会学院陆续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财会学院党政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2017/2018学年始,财会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配合学院工作,通过“卓越教师分享”、“青年教师成长”和“教学改革”等系列活动,使学院“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一、卓越教师分享系列活动

财会学院共进行了三场“卓越教师分享”活动。分别由陈引教授、王宝庆教授、吴晖教授担任主讲。三位老师都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得到师生好评。三场活动都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主持,有50人次教师参加。

陈引老师的“基础会计教学30年的累积与分享”、吴晖老师的“具体会计准则的梳理和运用”、“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和教学重点”、王宝庆老师的“审计人的职业能力培养”的讲座,引起了参会教师较大的兴趣和讨论,给予青年教师极大的启发和帮助。通过讨论,大家分享了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二、青年教师成长系列

财会学院共举办了三场专题“青年教师成长”活动。三场活动分别由李秋茹老师、李娟老师,颜淑姬老师主讲。三场活动也是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主持。每场活动有近20余位教师参加。

李秋茹老师的“ACCA课程(F3)教学体会”,首先分享了自己如何设计这门课,同时提出了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参会的老师们就如何更好的进行课程设计,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与李秋茹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学院长朱朝晖教授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全面的进行了总结,并高度肯定了李秋茹老师的上课激情。

李娟和颜淑姬老师的二场教学活动,是以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者的身份,以实战模拟的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参赛的教学内容娓娓道来,形象生动,凸显了教学创新,深受与会老师的好评,同时其他教师从内容设计、课件美化以及时间管理等方面也为两位参赛老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两位老师通过吸收与会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参赛课件内容,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三、教学改革系列

财会学院共进行了两场“教学改革”活动。一场是裘益政教授的“基于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的《财务报告分析》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本次活动在集体观摩裘老师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后举行,这次课堂教学创新性地使用案例教学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与会老师积极发言,深入探讨“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中要预先采取哪些前置措施、如何选择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如何把握课堂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教师高度肯定了这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认为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商业场景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次翻转课堂教学对与会的教师也是一个较好的启发。

另一场“教学改革”活动是王宝庆教授的《内部审计》案例教学课程,王教授从内部审计人员说话艺术、行为艺术等不同角度点评了学生收集的内部审计案例,点评生动幽默,学生受益匪浅。各位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也获得了诸多启发,为今后案例教学提供积极参考。

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关心和配合。财会学院的党政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吴晖)

 

应注重本科教学活动中的传道授业

近年来,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中注重规范化建设,各类规则层出不穷。从上课课堂的教师行为规范,到试卷的装订格式等方面均制定了细致周密的规则。全面推行学生对教师评分,建立学校、学院各级督导机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学生将教学视为一种服务,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色彩荡然无存,教学变成一种生意性质的活动。教师总体倾向是穷于应付各项规则,尽量保证不出差错,对于学校评价指标之外内容,教师的投入热情下降,本科教学的整体环境在恶化。其最严重的后果是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尊严感与自豪感,学生对于学校和老师缺乏归属感和亲和感,学校生活缺乏人性的温度,校园冷漠现象严重。

法学院吴东仙老师今年退休,同事们感慨良多,认为如今再也难以有像吴老师一样将教师这样的良心职业做到尽善尽美。吴老师的授课受到各界学生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更为难得的是以往毕业生一直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一些学生表示吴老师的一些教诲终生受益。

中国的传统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是传道授业,现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将各种授业规则指标化,挤占了对于传道的应有关注。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制度能够取代教师的职业精神,高校管理中应该进一步启发教师的职业良知。本科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培育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自豪感,培育亲和的师生关系,让教学活动中能够见到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光辉。(童烈春)

 

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变得可行和现实。2015年初,学校大力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学英语部《英美影视课程》(由李丹老师负责)和《大学英语》(由邬易平、王晓英老师负责组成了7位老师翻转课堂小组)这两门课程,正是借助学校所引进的“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尝试着实践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大家不断探索、思考和交流,也摸索出了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所必需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相应策略。

一、确定翻转内容

由于“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也不再以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为主,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在网络平台、小组项目、课堂师生和生生讨论以及课后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实现个性化学习。因此,实践“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哪些部分应该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实施翻转。为此,《大学英语》根据教材的特色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要求,将知识点细分为课文语言类知识点(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式)、英语技能提升类知识点(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文化背景类知识点和思维拓展类知识点。然后对其难易度进行区分,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课文中的一些语言知识点,且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练习的不予翻转,因此实施了部分翻转。而《英美影视欣赏》课程主要面向大二学生,课程知识点中的基础理论类知识,如电影简史、类型、人物、叙事、风格和批评手法等较为简单系统,学生通过微课和辅助阅读材料完全可以自学掌握;而文化拓展类,主要涉及西方的习俗、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审美等文化层面内容,不实施翻转。

二、构建学习平台

(一)录制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的微课程是实施整个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微课的特征在于其“短、小、精、趣”,因而视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说来,615分最为宜;讲解的知识点要小,教学目标不能太大;可以用课件录屏,也可以采用免费下载的学习视频。《英美影视欣赏》网络平台在初建时,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限制,直接借助了网络视频资源和教材配套光盘视频,同时借助了“超星泛雅”平台上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课件、拓展阅读文档(中英对照)和网络链接等;《大学英语二》借助泛雅为学生建立了学习平台。

(二)明确教学信息

监督和检测学生课外自学情况是保证翻转模式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两门翻转课堂课程对包含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配套了相关的、难易结合、主客观题穿插的作业任务,并运用“英语寝室”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开放、发散、自由思维形成的同时,让学生对一些确定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知识进行学习和判断。我校“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开启于2001年,也是目前我校全面实施的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十分完美地结合了“英语寝室”教学模式,以寝室为自然单位学习语言,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潜力。此外,课前翻转设置了时间节点来防止学习拖延,布置作业时设置了随机出题来杜绝抄袭。

(三)重构课堂学习流程

“翻转课堂”为学生的知识内化即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发酵过程。翻转课堂根据授课特点设计了一些贴合社会实践和时代潮流的项目活动,如《英美影视欣赏》曾为学生们设计过一次“微电影”拍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大英英语》课程十分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课堂活动通常设置了问答解惑、个人陈述、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等活动,让学习者在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充分学习、探索和思考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对话,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实现知识的内化。仅以邬易平老师于65日《大学英语三》90分钟的课堂内容为例。

本次授课内容为第5单元“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重点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谢)。其授课理念是,运用翻转课堂+英语寝室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训练重点,将外语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以寝室为小组单位,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口语课前训练。课外翻转内容:自主学习课文背景知识(感恩节的渊源),并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封感谢信(各小组分配改写课文中三封感谢信中的一封)。课堂学习流程如下:

1.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小组展示:结合微课视频,介绍感恩节的渊源,三小组朗读改写h后的感谢信,并介绍感谢信中所涉及的具体事件。其余小组记录并评论(30分钟);

2.教师启发、提问,师生合作总结:通过比较,结合课文分析,在用词、语气、语体等方面,总结不同类型感谢信的写法和情感体现(15分钟);

3.师生情感体验、分享:以“对同学表达谢意”为题进行情景练习(15分钟);

4.教师提示、生生小组互动:学生自由发言进行总结,教师引导,总结要点(15分钟);

5.课堂练习:给班级同学写一封感谢信(14分钟);

6.布置作业:课件呈现:根据已学三封感谢信,寝室小组讨论如何回信(1分钟)。

“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益的运用课堂互动时间。《英美影视欣赏》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探索问题及深入思考,真正让学习深化,其所培养的自主学习态度正是一切创新研究的根本。翻转课堂的目标就是要把学习主体还给学生,因材施教,让天赋自由。期待外语学院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方面,不断创造新成果。(郦青)

 

健康干预养练结合

体育工作部针对大一新生身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设了《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干预》课程。健康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被广泛定义为个人身体能够胜任高强度工作而不会感到疲劳,还有另外体力去享受生活,并且能够应对突然面临的压力和其它变化的身体的适应能力。而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干预(physical fitness intervention)则是用来预防和解决那些隐藏在大学生人群中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危险身体因素,并通过一定的锻炼方法去干预存在的危险,让大学生的身体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在以施兰平老师为代表的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团队的不断努力下,他们创新了大一体育课堂教学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合理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体育课堂课时的利用率,通过体育俱乐部把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经过他们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健康体适能干预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一学生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提高。此外,施兰平老师作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课堂改革课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负责人,不断钻研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练习设计上下功夫。他本人所教授的大一健康体适能干预课程,整节课的课时利用率非常高。一节体育课90分钟时间,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成套动作训练中度过。

另外,施兰平老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留学人员,充分利用他在美国犹他大学学习期间所掌握的国外最先进的健康体适能干预知识,将这些知识点巧妙的穿插到了体育教学当中。他在课堂不仅教给学生基本的健康体适能练习方法和力量训练动作方法,他还告诉学生做这些练习和动作的目的与意义。在练习间歇时讲解普及体育营养知识,让学生清楚身体是三分练习七分在养。对学生所关心的减肥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讲解和指导,告诉学生人体每天基础代谢所需要多少热量;每天经常吃的食物热量是多少;1kg脂肪的热量是多少;走多少步消耗多少热量;跑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热量等等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下课时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总之,施兰平老师注重大学生身体所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健康体适能干预的基本知识,他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在推广。(白刚

 

听课随想

要上好一堂课,其实不容易。笔者觉得不容易在四个字:“熟、足、活、实”。教师对讲课内容要“熟”,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或者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要精通、熟练、比较快速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课下准备要“足”,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多媒体课件巧妙编排,找到相对来说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切入点和方法;课堂讲授知识要“活”,知识讲授要能够展得开、收得回,前后知识的相互关联性要清晰,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复述、罗列或者灌输;课堂上突出“实”,知识点要实,重点内容突出,并结合社会实际讲解,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因此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老师备课认真仔细、讲授的理论内容组织合理并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清晰生动等,整堂课听下来,感觉内容充实、课堂气氛很好;而有些就不够好,像上课内容组织的不够合理、课堂上多媒体课件不完全打开,自说自话、讲授内容平铺直叙,重点不够突出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需特别关注刚走上讲台的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态度问题。教学态度是否端正,决定了一个教师是否想上好课的动力。是认真备课、根据相应知识对课件精心编排认真修改,还是找个课件课堂上复读一遍、只为了获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是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讲授相关知识,还是对教学内容不求完全理解吸收,更谈不上深入下去逐步探索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教学技巧?总之,教学态度是否端正,反映在教学行为上就是有没有在教学上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

二是在教学和科研中,选择重视科研轻忽教学,而不是两者兼顾。在学校现有考核体制下,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的压力很大,更重视自己的科研水平,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撰写论文、申报科研项目上。当然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个人层面上看,把科研搞上去是非常好的,应大胆鼓励,学校或者学院也都出台了相关的考核奖励机制,而教学上虽然也有很多考核、激励措施,但其覆盖面与科研覆盖面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得到的眼前利益更是不可比的。

三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美国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青年教师学历高,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学技能、教学机制等还处于摸索、积累阶段。对教育科学的意义理解不够,专业知识局限,教学实践少,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对教学方法了解的不少,但如何应用和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是很顺手,有的甚至也没有过多去思考这个问题。课后,教学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还不够。虽然学校也有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能力机制,但是否都落到实处还有待观察。

当然,前面主要说的是部分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想把课上好的,我们学校也涌现出了不少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这都值得所有教师学习。学校和学院也针对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花了很大的力气,采取了很多措施,像助讲培养计划、青年教师教学创新竞赛、每个学期进行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更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应加强二级学院与系(教研室)的作用和职能,增强教学研究意识,制定具体规划,定期开展集体教研、备课活动,共同研究、探讨教学策略,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名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的机会。相信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青年教师会成为教学科研双能型的优秀教师。(邹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