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加快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高校外语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途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修养的社会中坚,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2月5日联合举办2020年浙江省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将外语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展开深入探讨。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事业部综合业务主任毕永军介绍了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讨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发展情况及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大力支持,并表达了对此次会议联合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的感谢。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丹弟教授致欢迎词,对与会专家和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情况,并做主旨发言。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李京南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武艳副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编辑刘维伟老师进行主题发言。外语教师共计1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李京南教授做了题为“润物无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的主旨发言。她全面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文件,将课程思政立足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道德”、“责任担当”、“学术诚信”以及“科教兴国”等方面,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在大学英语通用英语、通识英语、专用英语以及实践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借助展示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案例,李教授通过话题选择和活动设计,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真正实现和展现了“正向价值引导”、“身边实例应用”、“中华文化融入”、“未来发展激励”、“教师真心实意”以及“学生真情实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李丹弟院长聚焦“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与再思考“,从高校教育目标、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外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探索知识、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推动优秀文化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向全社会传播优秀思想文化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大学通过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神家园,思想和政治财富的精神高地。他结合我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构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从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示范课的建设、教学指南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多管齐下提升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深化教改,因势利导发掘外语”课程思政“切入点,完善教材体系建设,丰富外语课程思政元素,加强思辨训练,提高学生思想定力。李院长的发言高屋建瓴,既有从宏观层面和管理理念上的顶层设计,又有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备课过程中落地实践,为外语课程思政的深化发展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
武艳副教授主旨发言的主题是“以赛促教精教技,思政育人谋创新“。她结合教学团队的参赛体验,提出用”心“融入思政教育,用”情“设计方案内容,用”新“展示文案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给广大进行教学创新大赛的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分享了教学比赛的优秀经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编辑刘维伟老师针对赛事和相关资源进行详细介绍,欢迎并鼓励广大外语教师参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及相关赛事,以赛会友,全面助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会议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干货满满,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意义非凡。参会老师听讲投入,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议在良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