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交流  督导简报

督导简报第112期

来源:教务处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21-04-02访问次数:911

关于艺术体验课程建设的一些设想

我校艺术体验课程已开设若干年,这些课程均面向全校同学。从这几年情况反馈来看,同学们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下面以艺术设计学院开设的艺术选修课为例来讨论该问题。

现阶段我院艺术体验课程共开设六门,从这几年情况来看,同学们报课踊跃,每门课程提出申请的人数往往是课程人数的二三倍,多者达十倍。有同学说,要能上这些课程,既要手快会抢课,又要运气好。

我想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

首先,我校是个综合性院校,这些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的课或是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和他们平时所上的课程反差较大,同学有新鲜感,课程体验性强;其次,我院开课教师均在各自课程中有一定的研究,才会开课,这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再次,从学生报名人数与实际容纳人数之比看,说明我校该类别课程太少,需要更多的相关课程来分流。

由于担任学校教学督导的缘故,平时与学院老师多有交流,针对艺术体验课,集中老师与同学的反馈情况如下:

1、全校艺术体验课面对的对象广,基本为非艺术类专业同学,在我所了解的全部课程当中,老师均反映同学学习态度积极,端正。上课不需要点名,人员均到位。尽管学习时间不长,但进步快,与艺术学院同学相比,虽然他们动手能力稍弱,但在其他方面有所长,上《波普艺术与丝网印刷》课程的徐岸兵老师一次曾言:“这些课程让那些在本学院内没有得到发展的能力得到发展,甚至有的同学产生了考艺术类研究生的想法。”陈昊老师的课程《陶瓷欣赏与制作》中就有同学在课后与老师讨论考文博类研究生的事情。一个整体感受就是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各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一个讲座,一门课程,一次谈话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2、十六课时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任务。如陈岫老师的课程《书籍形态研究与纸本制作》中,同学们对纸张、书籍和手工制作非常感兴趣,课程中,无论文字作业,方案汇报,成品制作,还是终期作业提交,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由于16课时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未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同学和教师都自愿将课程延续至24课时。因此向学校申请延长课时,改为2 个学分。在保证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同时,丰富课程内容。当然,每门课的情况有所不一,不宜一刀切,可征求任课老师具体意见,一学分和二学分均可。

3、是否可以考虑部分课程一学期开二轮,如果一门课程为十六课时,跨六周,一学期完全可以安排二轮,这样可以分流部分同学。

4、课程基地建设要有实质举措。艺术类课程多为理论实践的复合模式,特别是实践过程是落实教学目的重要的承载点。没有实验室的依托,几乎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议建设两个实验室,一为传统艺术实验室(可容纳书法、国画等),二为手工艺实验室(可容纳模型、陶瓷、雕塑、产品基础设计等十门以上课程)。这两个实验室的建立将弥补学校该类实验室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将有大量课程可以以它们为依托,利用率将是很高的。

艺术学院的相关教师已经开始着手编写相关教材,教材出版后将录制慕课,可能还会与其它学校展开横向跨校教学,届时,也可以成为我校教学上的亮点。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