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五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于武汉大学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120多所高校的400多位代表相聚珞珈山,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途径及未来发展,武汉大学校党委书记韩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教务处处长厉小军受邀在“通识文化与通识管理的多样性探索”会场做《数智化时代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思考与实践》主题发言。其主要围绕“高等教育现状”、“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浙江省高校通识教育学习共同体项目”三部分展开发言。厉小军提出: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已历经10余年,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并详细介绍了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六博雅”通识教育实践路径、通识教育发展规划等;其次,厉小军就浙江省高校通识教育学习共同体项目与与会代表分享经验: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及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等现象,结合该背景,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等8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了浙江省高校通识教育学习共同体。主要目的是深化区域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浙江省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促进浙江省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拓展信息时代教学,创新教育服务与管理体制机制,最终促进通识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厉小军欢迎全国兄弟院校来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围绕通识教育工作展开交流与合作。
据悉,“全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是201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共同发起成立。迄今为止,已经有60所高校加入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6年来,联盟推动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积极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道路,初步建构起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培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