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人才。11月5日,浙江工商大学与临安区太阳镇枫树岭村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顺利举行,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裴蓓,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太阳镇党委书记徐晓强,党政办主任梁川,枫树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国庆,杭州莳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娇出席仪式,参加此次仪式的还有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枫树岭村村两委委员。
洪国庆介绍了太阳镇枫树岭村的基本情况,枫树岭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阳溪畔,杭徽高速和02省道沿线,交通便捷,依山傍溪,生态环境优越。作为杭州临安区5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上个月,浙江省首届畲乡农民丰收节在枫树林村举行。近年来,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带领下,枫树岭村三产并进两手抓,助力乡村振兴,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保持稳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枫树岭村正在全力建设数字乡村,借助大数据平台推出农场、牧场、土地认养等共享农庄项目,为全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老人活动轨迹和心跳血压,开放老年食堂,实行网上预约点餐送餐等康养项目,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实实在在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裴蓓就浙江工商大学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积极推进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能够到一线基层为老百姓做事的卓越人才队伍。浙江工商大学选择枫树岭村作为首个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寄予了学校与太阳镇共同培育人才、发展乡村的厚望。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使学生实践空间更具体,高校人才培养更接地气,培养一批有才华、有思路、接地气的卓越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的双丰收。
徐晓强介绍了太阳镇的基本情况,太阳镇北靠安徽省宁国市,处于昌化镇、於潜镇两个中心镇之间,02、16省道、杭徽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建有高速互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太阳镇的发展较有特色,工业主要以五金工具为主,农业则以水稻、生猪、甲鱼、山核桃等为特色,是浙江省省级农业强镇。同时,还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太阳庙会以及丰富的畲族文化,文化底蕴深厚。徐晓强指出,乡村要振兴,最欠缺的是技术、信息和人才,但关键在人才,浙江工商大学与太阳镇是“千侨帮千村”的结对单位,此次校地共建将助推枫树岭村在产业升级、农特色产品优化、土地资源整合和乡村旅游规划等方面全面振兴。镇党委对双方的合作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配合,相信此次合作一定能够为枫树岭村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并期待与浙江工商大学在项目建设方面谋划更多合作。
勤以养廉,俭以养德。郑群雄指出,当代青年要热爱劳动、深入乡村,只有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强调大学生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长效开展。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抓手,与枫树岭村在发展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深化发展,共同开发教案,共同编写教材,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形成固定的实践形式,丰富劳动实践资源,让青年在乡村振兴中有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
为保障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全面开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现场还进行了劳动教育创业导师聘任仪式,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裴蓓向杭州莳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娇颁发劳动教育创业导师聘书。陈小娇表示,农创客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之后也将联合浙江工商大学,共同落地学生的创意,让学生在乡村治理中更有参与感,更有获得感。
随后,双方就人才培养,学校学科特色,合作形式等展开座谈交流,提出依托高校人才资源和村镇空间资源,通过驻村实习实践,学院师生参与项目合作,村庄规划等形式,共同培育人才、发展乡村,实现各方共赢。
去年,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此次校地共建是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举措之一,助推我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优势,拓宽实践渠道,培育学生深厚劳动情怀和全面劳动素养,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