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4日,我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教师参加第四届教育创新者大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5名教育创新者们相聚敦煌,共话“教育的本质与突破”,共创、共迎教育的新千年。
作为此次会议的发起人,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围绕“教学创新的本质与突破”做主旨报告。他指出:“有意义的教学创新要洞见教学的根本问题,透过表面问题抓住本质。这就需要教师反思教学中的潜在假设和隐含假设,继而突破这些假设。饱满的教学热情和坚持不懈探索的勇气,是持续探索教学创新的动力源泉。”张院长基于教学创新钻石模型生动阐述了如何做出“真创新”:“一个好的教学创新,需要关注教学的点、线、面、体。如果对创新有误解或不系统的理解,就会导致教学过度关注面、线,而创新的点和体则不突出、甚至缺乏。”
教育创新者们通过小组研讨、世界咖啡圆桌讨论和辩论赛等形式,全面、深入探讨了何谓教学创新的本质与突破,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李蓉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李叶老师生动分享了自身在教学方面的实践探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管朱晓华向同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的老师分享了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职责以及在教师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人文与传播学院李蓉教授表示,很高兴参加第四届教学创新者大会,主办方的组织形式新颖灵活,激发每一位参会者的积极性,并让参会老师之间加强互动交流,如设置主题论坛、焦点讨论、我是老师、创新者说的多种活动、让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老师围绕教学创新的本质展开研讨。在会上,李蓉教授做了两次成果分享发言,一次是对于教学创新的方法探索,一次是讲述教学创新中师生之间的故事。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学习了不同学校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认真思考了教学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具有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李叶老师谈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增强理论的吸引性与说服力,关系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入脑入心问题。通过此次教育者创新大会,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教师都要坚守育人初心,常教常新。以热情、信心、勇气上好思政课,育好时代新人!
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2020年加入西交利物浦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努力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教发中心曾先后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优秀教学创新案例分享计划”,面向全国高校展示商大教师教学水平和风采。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西浦ILEAD第七届教学管理在线研修培训、第八届高校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培训等活动。此次组织教师参加第四届教育创新者大会,是深入贯彻学校“一号人才工程”的又一落地举措,进一步促进不同高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专业能力和获得教学改革认同感,增强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成效。